鑄鋁件熱處理工藝由加熱、保溫和冷卻三個階段組成的。整個工藝過程都可以用加熱速度、加熱溫度、保溫時間、冷卻速度以及熱處理周期等幾個參數來描述,每一種熱處理工藝規范中,溫度是很重要的內容。如果溫度測量不準確,熱處理工藝規范就得不到正確的執行,以至造成鋁鑄件產品質量下降甚至報廢。溫度的測量與控制是熱處理工藝的關鍵,也是影響變形的關鍵因素。鋁鑄件淬火后冷卻過程對變形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變形原因。金屬熱處理后在冷卻過程中,總是薄的部分冷得快,厚的部分冷得慢。在滿足實際生產需要的情況下,應盡量減少工件厚薄懸殊,零件截面力求均勻,以減少過渡區因應力集中產生畸變和開裂傾向。鋁鑄件熱處理后再加工,根據鑄件的變形規律,施用反變形、收縮端預脹孔,提高淬火后變形合格率。
如何正確存放鑄鋁件?
1、在存放砂鑄鋁鑄造件時,需要將其放置在通風、干燥、無腐蝕性物質的庫存內的環境下;嚴防雨水淋濕。
2、砂鑄鋁鑄造件與其它的化學元素千萬不能接觸,當砂鑄鋁鑄造件產品與其他的化學元素接觸之后,化學元素會與砂鑄鋁鑄造件發生化學反應,則造成砂鑄鋁鑄造件產品的損壞;
3、每件砂鑄鋁鑄造件都有其特的形狀,在放置鋅合金砂鑄鋁鑄造件產品時,好根據每件砂鑄鋁鑄造件產品的形狀定做專門的吸塑盤,這樣可以保障砂鑄鋁鑄造件放在特定的位置,從而砂鑄鋁鑄造件的完好無損,不會發生其它任何變化。
4、鋅是一種活潑金屬,當溫度達到相應的條件后發生接觸很容易出現氧化的現象,故我們在存放鋅合金砂鑄鋁鑄造件產品時,相應要注意溫度避免陽光直射;
5、鑄造鋅合金產品的原料合金錠若受潮,則相應要在加入之前應烘干,以免在熔化時發生"放炮"傷人或損壞設備。
一、基準面選擇
基準面選擇要素,壓型型腔尺寸檢查、鑄件劃線、機械加工都需要確定基準面。鑄件上的外圓、平面、內孔和端面都可以作為基準面。合適的基準面一般由設計、加工和鑄造三方面共同商定。選擇基準面時一般應考慮下述各點:
1.熔模鑄件基準面一般選擇非加工面,若選擇加工面時,好是加工余量較少的面。
2.基準面應選擇與待加工面之間有精度要求的面,并盡量使零件的設計基準和加工工藝基準重合。
3.基準面的數目應約束六個自由度,故一般選擇三個基面(回轉體零件選擇二個基面),并力求劃線與加工為同一基面。
二、鑄鋁件的結構設計
鑄件結構是否合理,對于鑄件質量、生產工藝的可行性和簡易性以及生產成本等影響很大。熔模鑄件的結構應當符合熔模鑄造的生產特點。所示部分熔模鑄件合理結構的實例。
為了保證熔模鑄件的質量,往往根據需要在熔模鑄件上設置工藝肋和工藝孔。所示為工藝肋的應用實例。所示為工藝肋設計的參考尺寸。所示為工藝孔的應用實例。
熔模鑄造可以鑄造很復雜的零件。為了提高生產率、提高精度,可以將原先采用其他方法生產的多個零件的組裝、焊件,在稍進行結構改進后直接整鑄成一個熔模鑄件。所示為多個零件組裝件、焊件改為熔模整鑄件的結構實例。
三、鑄件結構要素及工藝參數的選定
小壁厚:由于熔模鑄造的型殼內表面光潔、干燥,并且一般為熱型殼澆注,因此熔模鑄件壁厚允許設計得較薄。所示為各種合金的熔模鑄件的小壁厚推薦值和可能鑄出的小值。對于局部部位,可以鑄出薄的壁厚,比表中小值小30%~50%。